长者专区|无障碍阅读|网站支持IPv6|登录注册

湖北省2016年林业统计年报简要分析

湖北省2016年林业统计年报简要分析

2017-11-30 11:27 湖北省林业局计划资金处

夯实林业生态基础  改善林业产业供给

——湖北省2016年林业统计年报简要分析

湖北省林业厅

(二〇一七年三月)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我省推进绿满荆楚行动计划的关键之年。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森林生态安全工作“四个着力”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四个全面”和五大发展理念的指导下,继续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战略决策和“竞进提质、升级增效”的总体要求,牢牢把握“绿色决定生死、市场决定取舍、民生决定目的”三维纲要,积极推进林业供给侧结构调整,深化林业综合改革,大力推行调结构、惠民生、稳增长的各项政策措施,促进林业产业结构升级、收入增长加速、林区民生改善,林业生态经济建设再迈新步伐。

一、着力绿满荆楚行动,夯实林业生态基础

2016年,全省投入50.67亿元资金用于生态建设与保护,其中营造林投入35.67亿元,下大力气打好绿满荆楚行动的关键之战,夯实林业生态基础。据统计,2016年全省完成营造林面积46.3万公顷,比上年的40.42万公顷增加14.55%;其中完成人工造林17.17万公顷,封山育林6.67万公顷,退化林修复和人工更新0.72万公顷,森林抚育21.73万公顷。完成四旁(零星)植树1.33亿株,生产各类绿化苗木17.89亿株。绿满荆楚行动三年计划造林(含零星植树折合面积,下同)56.84万公顷,2015-2016年已完成造林46.57万公顷,完成了计划任务的81.9%,实现了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两年完成计划总任务80%以上的目标。

    一是高度重视,联动配合,广泛参与。全省各级党委政府把推进绿满荆楚行动作为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纳入地方党委政府年度工作目标进行考核,党政主要负责人亲自抓、亲自督、亲自办。各级林业部门更是以绿满荆楚行动为己任,抢抓机遇,趁势而为,省林业厅百名干部驻百县,实实在在真督实导。在党委政府的带动下,各部门联动配合发改、财政、交通、水利、住建、教育等部门各司其职,积极协调,形成了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的强大合力。在政府和部门的大力推动下社会各界也积极参与行动。以舆论宣传为重要抓手,以资金和项目为纽带,串联了社会各阶层广泛参与,在全省营造了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办林业的浓厚氛围。

    二是盘活机制,政策引导,多元投入。各地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紧紧围绕“谁来造林?造什么林?怎么造林?”等问题,创新机制,探索出很多行之有效的办法和途径。在强化政策引导,积极整合资金方面,出台以奖代补政策,激励各方加大林业生产建设投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吸引投资者采取租赁、承包、流转、BOT等方式,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林、商品用材林、花卉苗木等生态产业。

三是高标准,严把关,重效果。各地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科学编制绿满荆楚行动规划和作业设计,整地、选苗、栽植全程高标准、严要求,不盲目跟风。在坚持良种壮苗、落实“三证一签”、严格施工程序、确保造林质量等方面严格把关,强化技术指导,广泛采取专业公司造林,提高造林的效果。

四是严把管护关,巩固造林成果。各地实行企业造林企业管,林农造林林农管,集体造林专人管,将管护责任落实到岗到人,建档立卡,确保“造一片、活一片、成林一片”。

    通过两年来绿满荆楚行动的实施,造林绿化的生态效益、景观效益、经济效益开始显现。在生态效益上,通过在三峡、丹江库区等湖库周边栽植大面积的水土保持林,在长江、汉江、清江等河流沿线栽植大面积的防护林,在扶贫攻坚四大片区大规模开展荒山造林、退耕还林,夯实了生态安全的基础。在景观效益上,开展森林城市创建、绿色示范乡村创建等,加大边界、通道、城镇、乡村绿化力度,建成了一批国家、省级森林城市、森林城镇,涌现了一大批房前有果、屋后有林、四季有景的绿色示范村。在经济效益上,2016年全省新造经济林5万公顷,新造面积增长了7%,拓宽了林农增收渠道,有效推动了林业产业基地建设,加速了林业现代化的进程,为美丽湖北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着力林业产业供给侧结构调整,促进民生林业产业升级转型

2016年,我省大力倡导绿色发展,坚持以民生为本,着力林业产业供给侧结构调整,把发展林业产业、促进群众就业和林农致富作为林业经济建设目标,推进林业产业升级转型,林业产业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2016年,全省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2999.14亿元,比上年

增长29.04%。其中,第一产业产值979.96亿元,比上年增长15.8%;第二产业产值1133.28亿元,比上年增长27.52%;第三产业885.9亿元,与上年同比增长50.35%。在产业总产值中,涉林产业产值为2838.85亿元,占总产值的94.65%;林业系统非林产业产值160.29亿元,占总产值的5.35%。

1、进一步完善营造林林种结构,注重提升森林质量,筑牢林业产业基础。2015年,全省人工造林18.6万公顷,其中新造用材林8.95万公顷,新造经济林4.67万公顷,新造防护林4.82万公顷,分别占人工造林面积的48.11%、25.12%和25.93%。2016年,全省人工造林17.17万公顷,其中新造用材林6.63万公顷,新造经济林5万公顷,新造防护林5.33万公顷,分别占人工造林面积的38.61%、29.12%和31.04%。由此可见,我省林业基础供给进一步从过去木材经济的遗迹向现代林业多元化多功能方向调整。同时,在森林资源经营理念上也有新的提升。2016年,全省森林抚育面积21.73万公顷,比2015年的11.6万公顷增长了近一倍;退化林修复和人工更新面积7223公顷,也比2015年的3918公顷增长了84.35%。增量提质成为了林业第一产业的首要目标。

2、借势发力,林业第二产业蓬勃发展。在努力实现中部崛起,进一步深化林业改革和企业改革的大好环境下,我省林业第二产业抢抓机遇,借势发力,瞄准市场,淘汰老产品、旧生产线,研发新产品、更新设备,林产品加工制造业蓬勃发展,成为拉动林业第一产业发展的火车头和推动林业第三产业腾飞的助推器。2016年,全省林业第二产业产值达1133.28亿元,比上年增长27.52%。其中: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苇制品制造业产值343.4亿元,比上年增长29.34%;人造板产值176.02亿元,同比增长43.03%;木制品制造产值108.7亿元,同比增长35.35%;木竹藤家具制造产值158.86亿元,同比增长59.21%;木竹苇浆造纸产值132.48亿元,同比下降2.56%;非木质林产品加工制造产值306.66亿元,同比增长18.96%。

3、森林旅游业的爆发,引领林业第三产业高歌猛进。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森林旅游设施的完善和景区景点服务水平的提升,我省森林旅游与休闲服务也呈现爆发式增长,2016年,全省森林旅游与休闲服务业接待游客1.37亿人次,森林旅游服务产值达到549.3亿元,比2015年的357.01亿元增长53.86%。在森林旅游业的引领下,林业生产服务和生态服务业也趁势而上。2016年林业生产服务产值84.56亿元,生态服务产值84.3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69%和136.39%。

4、不断扩张林业产业经济规模。一是以林业基地为主的第一产业加速扩张全省各类经济林种植面积(含非片林折合面积)162万公顷,其中特色经济林达91.7万公顷,比上年增加了6%;油茶、板栗、核桃种植面积分别达25.4万公顷、31万公顷和16.96万公顷,同比增长18.14%、12.69%和33.86%,其中核桃产业规模居全国前列。特色经济林已成为促进产业发展和助力精准扶贫的有力抓手。二是以木材加工和木本油、茶、果等加工为主导的第二产业加速结构调整,人造板、木制家具、造纸和经济林产品的加工齐头并进。2016年,全省人造板生产线规模超过1000万立方米,木浆造纸能力达到300万吨,木竹藤家具制造能力超过2000万件,木竹地板生产能力超过4000万平方米。三是森林旅游景区景点不断增加。2016年,我省有国家生态公园2个,国家级森林公园37个,省级森林公园59个。森林旅游资源日益丰富。四是花卉产业持续增长。2016年全省年末花卉种植面积达8.98万公顷,比上年增长4.18%;年产切花切叶1.44亿支,比上年增长33.3%;盆栽植物1.68亿盆,比上年36.6%;观赏苗木4.15亿株,比上年增长18.23%。全省花卉市场在城市建设中整合后尚有257个,比上年减少了12个;花卉企业1565个,比上年增加了242个;花农70336户,增加了19213户;花卉从业人员23.15万人,比上年增加了11.02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67万人,比上年增加1.83%。全年花卉种植业产值达到126亿元,比上年增长39.38%。

5、林业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2016年,由于实施天然林全面禁伐,全省采伐商品林木材产量193.1万立方米,比上年减少15%。大径竹材产量为3827.7万根,比上年增加22.53%。锯材产量225.47万立方米,同比减少12.69。人造板产量736.6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6.27%。其中,胶合板产量217.07万立方米,同比增长26.75%;以中密度为主的纤维板产量397.11万立方米,同比增长24.66%;刨花板产量79.58万立方米,比上年增加1.45%,其中定向刨花板52.34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6%;细木工板产量42.82万立方米,比上年减少33.57%。木竹地板产量3243万平方米,基本与上年持平。松香产品产量29310吨,比上年增长15.47%。各种主要经济林产品总量达到897.4万吨,比上年增长14.55%。

6、进一步夯实林业产业支撑平台。一是继续大力培植品牌龙头企业全省林业重点龙头企业达507家,2016年新增省级龙头企业76家。康欣新材料、拍马纸业、中兴食品、宝源木业、东森木业等发挥着重要带动作用。二是大力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2016年,我省继续加大对家庭林场和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的指导和支持,打造国家级林业专业合作社和省级示范社。抓好各地《关于促进湖北省农民合作社规范发展的意见》的落实实施。全省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到近4000个,入社会员超过70万户,年纯收入突破80亿元。全省林下经济超过1200万亩,林下经济年产值达210多亿元。三是进一步稳定和完善与金融支持机构的战略合作。积极协调金融机构加大对林业的信贷投放,省农行、农发行、农信联社、民生银行、省邮储银行等为全省林业企业增加授信100亿元。三是充分利用各种林产品交易平台。加快实施林特产品“走出去”战略,组织龙头企业参加全国和国际林产品博览会、交易会;利用互联网络搭建互联网交易平台,利用大数据构建家具、茶叶、食用菌、木耳等林产品互联网+的现代发展模式,外贸出口超过13亿美元。

三、强化林业项目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2016年,全省完成林业投资166.95亿元,比上年增长了34.43%,其中,国家投资51.99亿元,比上年增长8.7%。在全部林业建设资金中,林业生态建设与保护资金50.67亿元,占30.35%;林业支撑与保障投入8.7亿元,占5.21%;林业产业发展投入99.73亿元,占59.74%(增长幅度之大主要是孝感市新上木浆造纸项目建设);财政事业费7.85亿元,占4.7%。从林

业建设资金来源看,国家预算资金51.99亿元,占总投资的39.12%,国内贷款13.28亿元,占7.95%;自筹资金96.59亿元,占57.86%。“发动社会办林业,发动全民搞生态”是湖北林业建设发展的必由之路。

四、林业系统单位职工收入大幅度提升

2016年,全省林业系统企事业和机关单位有从业人员29418人,比上年减少153人;其中在岗职工26247人。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45279元,比上年增长6.13%,其中:企业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34922元,比上年增长7.93%;事业单位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44089元,比上年增长4.63%;机关单位在岗职工年

人均工资59568元,比上年增长11.95%。事业单位职工收入增幅低于企业单位和行政机关单位,究其原因,企业单位由于用工短缺不得不提高职工报酬保障用工,机关单位工资增长主要是工资制度改革需补充的养老金和职业年金。总体看来,林业系统职工劳动报酬收入是在稳步增长。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已阅 0  打印   关闭